随着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家对于如何突围竞争有了越来越多的思考,积极寻找决胜之道,其中不乏诸多误区:企业家普遍认为产品创新、技术壁垒,抑或是扩大规模,就能在市场上取得一个好席位。但我们依然会发现,倡导技术和体验更优的共享单车企业一家家倒下,多年的知名品牌趋于“默默无闻,无人问津”,依靠资本催大的互联网企业此起彼伏地倒下……为什么即便做到了这些,企业依然难以突围竞争?在大竞争时代,企业竞争的决胜点到底是什么?
5月18-20日,同质化时代赢得竞争的企业家必修课程——上海交大竞争战略课程二期开班,现场依然火爆,来自高科技、投资、传媒和传统行业的数十位企业家学员共聚一堂,“以空杯心态,开启了寻找大竞争时代企业竞争突围之道的旅程”!
互联网圈流传盛广的“风口论”成立吗?
“站在风口之下,猪都能飞上天”,这一观点一经出现便受到互联网圈追捧至今,互联网创业者几乎人人都想做风口上的“那头猪”,纷纷探讨“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课堂上就有企业家学员问道:“‘风口论’是否成立?追逐风口真的能够成功吗?”
对于这一问题,上海交大竞争战略课程讲师、君智咨询事业部总经理谢宏达提出了不同于99%的人的观点。
他认为,如果决胜地点界定错误,竞争方向也会大错特错。大家蜂拥去追逐风口只会加剧同质化竞争,很难成功。“风口”不是大家都做同样的热点事情,真正的风口是“顾客选择的力量”,是顾客选择你而不选择竞争对手的理由。追逐风口很难成功,像摩拜和ofo两强争霸盘踞共享单车领域后,跟随的上百家入局者都难以成功。
(交大竞争战略课堂上企业家与课程讲师谢宏达热烈探讨)
追逐风口不可行,“制造风口”才是正道。对于如何制造风口,谢宏达提出,发现顾客的隐性需求,从而第一个去创造出独特的价值,驾驭风口才是最佳策略。在当前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经营企业的关键不在于产品、渠道、市场等,而是通过“经营顾客的感觉”,从而御风而行。当今顾客时代,企业经营的关键、竞争的决胜点是顾客的认知优势。
那么,到底该如何“制造风口”呢?君智咨询的经典案例——飞贷金融科技给出了答案。
案例分享:
“制造风口”的金融科技“搅局者”飞贷
金融科技企业飞贷,在君智服务之前,获得了政府颁发的各种金融创新奖,还被授予业内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其董事长唐侠被誉为“金融坏小子”。然而在君智服务之后,他却多次公开表示,“此前的创新都是自娱自乐”!唐侠坦言:“在经历一次又一次仅仅是基于企业内部的创新之后,我们幡然醒悟,发现之前我们很少,甚至从未真正跳出‘我们自己’,去从顾客的角度去创新,我们也很少去考虑我们的创新能给顾客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价值。”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关键在于基于顾客认知的角度,唐侠看到了中小银行存在获客难、活客难、产品创新难、风险管理难等痛点,从而突破性地推出了移动信贷整体技术,助力中小银行实现新零售进程加速。
飞贷目前已与近百家各类型金融机构进行了洽谈,其中既有海外金融机构,也有国内的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并与部分机构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根据2017年人民银行总行发布的中国金融业白皮书,零售业务相关的市场需求是30万亿。作为金融机构零售信贷业务升级的助力者,飞贷这“价值30万亿的市场”未来可期。
这是发现顾客的隐性需求、主动“制造风口”的典型案例。
既然经营企业的关键是经营顾客的感觉,那企业家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大竞争时代,
企业家应当做好“企业内外信息的连接者”
在企业经营中,企业家日常要面临非常多的决策,人、财、物方面的事,千头万绪。常有企业家感慨“每天都在追逐事情,然而事情永远解决不完”。那企业家如何能让自己从里面解脱出来,做出有效地决策?
核心在于,企业家需要界定清楚企业的成果究竟在哪里。全球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先生曾强调:“所有组织的共同点,就是组织的成果只局限于外部。可是现在所有管理学的著作和思想只看到了内部。”但企业的成果到底是什么?他说:“我研究了好一阵,但是问题却愈来愈糟糕,愈来愈复杂。”
在君智咨询董事长、上海交大竞争战略课程主讲师谢伟山看来,大竞争时代,企业的唯一成果一定在外部,在顾客端。因为只有赢得了顾客的选择,企业才具备生存下去、发展壮大的可能性。然而,现在管理学界大多偏向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梳理、运营调整等,并没有意识到需要做出这个关键性的转变。
(谢伟山在交大竞争战略课堂上)
谢伟山认为,当今企业家的终极角色只有一个,那就是“企业内外信息的连接者”。也就是说,一个企业家首先要去采集企业外部的信息,判断外部的机会到底在哪里;之后再把这个机会导入到企业内部,变为企业内部运营的决策标准,以指导企业内部的运营、指导资源该如何配置;运营动作这些都做到以后,把所做的事通过传播来传递给顾客,告诉顾客我做到了你想要的东西。
中国经历改革开放40周年的快速发展,现在市场的竞争程度已进入胶着状态,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纵观中国大大小小的企业,其经营企业的思维还大部分停留在产品时代、渠道时代、市场时代,更没有认识到顾客认知的巨大力量。
课堂案例:
警惕运营效益陷阱,它可能让你错失先机!
丰科,一家近20年来一直专注在白玉菇和蟹味菇这两类蘑菇的培育及销售、国内最早从事白玉菇、蟹味菇育种及销售的企业,市场占比已经达到20%。从行业趋势看,近年来市场需求逐年上涨,前景辽阔。然而这家看似非常有未来的企业,其CEO却甚是苦恼。
丰科生物CEO张文宏在课堂上向谢伟山及在场企业家一一列举出了她的“最大困惑”:
种源端:种质资源缺少,育种效率低(八年选育一个!)。
种植端:靠规模化扩张、依赖投资拉动(重资产投资、投资规模大),产品单一。
加工端:产品形态、定位未确定(初级加工、即食产品、干品、功能性调味品、肠道功能性产品)。
人才:思维传统保守(不接受、不主动学习新思想、新工具及与时俱进的知识),缺少商业逻辑。
供应链:上下游产业链掌控能力弱。
品牌:溢价能力弱,价格战(过度依赖渠道客户),C端客户少,大客户做自有品牌会淡化丰科品牌。
无论从品牌,还是到运营效益,再到产品和人才,这些痛点很快就获得在场企业家的感同身受。但对于谢伟山而言,这些早已司空见惯,解决方案了然于胸。
谢伟山认为,丰科所处的行业前景非常好,消费者对蘑菇的接受度、认知度在逐年提高,增量市场完全可以走高;且丰科在种源等方面又占得先机,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壁垒,这是很难得的。“那为什么你还会有这么多的烦恼、不知道该如何做有效的决策呢?只有一个原因,因为你缺乏竞争意识”,谢伟山犀利地指出了关键问题所在。
“你的所有精力都受困于企业内部经营,没有真正去从外部去发现并发展自己的竞争机会,这相当于是‘在真空中经营企业’,是极其危险的”,谢伟山继而告诫这位企业家,“现在看似没有大的竞争对手,但凡有利可图,竞争对手就一定会来!我认为你现在所看到的投产建厂、发展加工端等均不是上上之选,因为这样做会给将来埋下更多的竞争隐患、引来更多的竞争对手,这不是你真正该烦恼的地方。”
在谢伟山看来,现在蘑菇行业在消费者心智中没有一个知名品牌,可以说市场还处于“无争地带”——当然这个“无争地带”是在顾客的大脑中,这是非常宝贵的机会。
“你当下要务应该是在消费者大脑中‘攻城略地’, 让顾客明白吃白玉菇和蟹味菇的理由,而你又是在这里面做得最好的,让丰科成为消费者的不二之选。这才是你突围的关键,也正是你的机会所在!”谢伟山最后坚定地说道。
为什么同样一家企业,谢伟山的看法会与企业家截然不同?这就是运用竞争战略所带给我们的不同视角。企业家常常深受“内部思维束缚”,焦点在于成千上万的运营事务中。而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其战略要务始终都是让品牌成为顾客心目中的首选。
在谢伟山看来,运营效益对于企业而言当然重要,但它一定是指向顾客心智中的那个独一无二的机会,配置资源也倾向外部成果,企业的创造力将会叹为观止。“所以,对于丰科这家企业而言,现在重要的不是烦恼于这些企业经营的内部,而是要从现象看到本质、去想如何‘获取人心’,如何快速成为顾客心智中的‘第一品牌’。”
打开外部视角、去感知顾客的感觉,会让企业家获得像二郎神一样的“第三只眼”!
企业决胜关键:
运用竞争战略,建立差异化认知优势
三天两夜的竞争战略课程,以竞争战略系统理论+实战案例深度复盘+学员案例演练的形式,能够帮助企业家厘清企业决胜点在于品牌的认知优势,明晰企业竞争的正确方向。企业家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了“其他商学院学不到,最怕竞争对手学到的知识”!
有企业家在课后表示:“这三天的课程给我最大的一个转变是之前一直从企业的内部去思考企业的发展和战略的规划,上完课后才真正认识到站在企业外部、注重经营顾客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在谢老师的指导下对我整体的思路、公司未来的定位、战略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觉得不再迷茫了,真正找到了突破口!”